春节期间,合肥市文旅市场迎来接待高峰。在熙攘的人潮中,“文明旅游”成为这个春节最亮丽的风景线,游客主动配合景区管理、志愿者热情服务、智慧化设施助力,共同谱写出城市文明新篇章。
智慧导览+志愿服务打造舒心出游体验
大年初二上午,包公园清风阁前,来自南京的游客李女士正通过“合肥智慧文旅”小程序聆听包公文化讲解。
“景区入口、停车场、卫生间的位置一目了然,还能在线预约非遗体验项目,这种数字化服务既方便又避免了扎堆问询。”李女士点赞的智慧旅游系统,正是合肥市文旅局重点升级的便民工程,全市4A级以上景区实现智能导览全覆盖,30处重点文博场馆开通“云预约”通道。
包公园清风阁。王牌 摄
在渡江战役纪念馆,身着红马甲的“文明旅游督导员”王师傅格外忙碌。这支由退休教师、大学生组成的500人志愿者队伍,春节期间驻守全市42个主要景区,既当讲解员又做文明引导员。
“现在游客素质明显提高,乱扔垃圾的少了,主动咨询分类垃圾桶位置的多了。”王师傅的记事本上记录着暖心瞬间:有小朋友捡起飘落的气球交给失物招领处,有年轻情侣主动协助维持观展秩序。
传统文化+文明公约浸润节日文旅空间
三河古镇景区负责人指着实时监控大屏说:“AI智能监测系统,能自动识别不文明行为并语音提醒。”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四天,全市景区垃圾总量同比减少约30%,投诉量下降至往年的三分之一。
滨湖国家湿地公园草木茂盛。王牌 摄
在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保洁员刘大姐的工作量比往年减轻不少:“很多游客自备垃圾袋,还有家长教孩子用落叶拼'福'字拍照,既环保又有创意。”来自上海的游客陈先生一家,特意带上可降解餐盒野餐:“在合肥文旅公众号看到'无痕出游'倡议,我们也要为生态保护出份力。”
春节假期,全民参与的文明接力,不仅让游客感受到“科里科气”城市的人文温度,更彰显了全国文明城市的精神底蕴。
夜幕降临,罍街华灯初上。青石板路上,巡街的城管队员与拍照的游客相视而笑,这份默契的文明坚守,正成为合肥递给八方宾朋最温暖的新春名片。(李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