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合肥是长三角城市群北翼两座中心城市,两城相距100公里,既是近邻,也存在竞争关系。近来南京都市圈强势出击,将马鞍山、芜湖、滁州等安徽城市纳入其中,并推动轨道交通直连,可以预期几年后,南京在皖南的影响力将大增,“徽京”之戏言或许成真。 南京都市圈和规划中的合肥都市圈,存在许多重叠之处,南京的进,会不会让合肥都市圈胎死腹中?在这种局面下,合肥应如何应对才能不被边缘化? 合肥最好的应对办法是加速崛起,变得和南京一样强大,甚至比它更强大! 合肥能否超越南京? 2020年南京GDP14817亿,而合肥为10045亿,南京领先近50%,从表面看,合肥与南京的差距非常大,想追上实非易事。 但GDP终究只是表象,表象具有一定迷惑性 ,拨开迷雾才能看清真相。合肥与南京的差距看似挺大,但如果深究其内里,结论或许会有不同。GDP由一二三产业构成,第一产业两城半斤八两,没有差距,第二产业孰强孰弱? 从上表可以看到,南京在传统工业上有优势,而合肥则在电子、光伏、集成电路、家用电器等现代产业上有优势,南京第二产业增加值比合肥多一千多亿,差距并不大,仅占4772亿总差距的30%。 2020年合肥第三产业增加值6133亿,而南京则高达9037亿,南京领先2904亿。可见,合肥与南京的差距主要来自第三产业。 合肥与南京的差距并不像GDP表现的那么大,两城差距不在经济,而在城市规模,2900亿的第三产业差距,主要是城镇人口差距造成的。扩大城市规模,是合肥追上南京最快捷的办法。 未来,合肥应全力吸引外来人口,提高城镇化水平,扩大市区规模,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促进消费,提高第三产业所创造的价值,让居民富起来,经济活起来,加速合肥都市圈的形成。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合肥是可以超越南京的!为实现这一目标,合肥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速区划调整,构建大都市格局 目前合肥只有四个市辖区,数量实在太少,甚至不如许多三线城市。在26个省会(首府)城市中,合肥市辖区数量倒数第三,和人口只有两百万的海口一样。 市辖区如同城市扩张的箭镞,箭镞的数量应与城市规模相匹配。合肥常住人口800多万,主城区人口也有四百多万,正常来说应有6-8个市辖区。4个市辖区确实禁锢了合肥的发展,应尽快对区划进行调整。 合肥区划调整建议: 2、肥西县撤县设区,设肥西区; 3、巢湖市撤市设区,设巢湖区; 调整后合肥将有7个区和1个国家级新区,达到同级别城市正常水平。 二、加速轨道交通建设 目前合肥已开通4条地铁线路,运营总里程114.78公里,在建线路共有9段,建成后线路达到8条,总里程达到183.96公里,能否覆盖中心城区。应加速对推进三期工程,主要是对周边地区的覆盖,如巢湖、长丰、六安、舒城等,先构建起合肥都市圈的主框架,未来再与滁州、淮南等城市对接,最终实现合肥、南京都市圈大融合。 三、构建大服务业格局 城市实现工业化之后,应继之以都市化,挖掘消费者购买力,将工业和科技所创造的财富通过消费共享给服务业从业人员,形成经济传导和扩大效应,推动城市更上一层楼。合肥与南京的差距,主要在这一层面。 未来,合肥在积极吸引外来人口的同时,应构建大服务业格局,推动合肥成为消费之城,将第三产业GDP占比提高到60%以上。为此合肥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游乐设施:如游乐园、主题公园、影视基地、野生动物园等。 2、近郊旅游:如古镇、特色小镇、特色乡村、度假山庄、户外拓展训练营、森林公园等,这能促进周末消费经济。 3、商业中心:主要是商业升级,促进高端商品本地消费,将财税留在本市。 4、大型活动:如体育赛事、国际会议、会展、电竞、文化节等文化、体育、学术活动,获得收益是其次,主要是提高城市知名度,带动旅游产业发展。 5、物流电商:积极成为更高等级的物流中心和电商中心,最好是成为国家级物流枢纽。 6、文化娱乐:积极推动本土化影视制作和网红经济的发展,扩大地域文化影响力。一部《山海情》对宁夏经济的带动作用比得上10场大型招商会,不倒翁美女对西安、拉面哥对临沂都有巨大的带动作用,所以要善于运用文化的力量。 7、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作用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大学生自身的消费能力,二是城市获得人才和人口,人是城市发展最宝贵的资源,第三,大学还能带来科技创新,改变城市气质。总之,发展高等教育永远不会吃亏。 合肥最终完成体:全市人口1200-1500万,市区人口800-1000万,GDP进入中国前10、世界前50,成为世界著名科技之城、创新中心、购物中心、旅游目的地、留学目的地,国际化大都市。 至于说合肥能不能超越南京,事在人为,相信自己能行,别说自己不行! 欢迎关注猴军集,城市、农村、经济、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