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分散的股权设计埋下了内讧的种子,使公司控制权的争夺反复发生 。
12月15日晚间,中芯国际(688981.SH,00981.HK)公告,台积电前COO、前武汉弘芯CEO蒋尚义将出任公司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
而在3年前,中芯国际即已延揽到前台积电研发总监、前三星CTO梁孟松任联席CEO,蒋尚义(下图)的加入,等于中芯国际得到两员大将,追赶全球晶圆代工厂标杆台积电的步伐即将加快。
然而,让外界错愕的是,梁孟松(下图左一)却提交辞呈,拂袖离开中芯国际。
对不熟悉中芯国际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大瓜;对了解中芯国际的人而言,这不过是其连绵不绝的内讧史上的一幕而已。
01 梁孟松辞呈的三大疑点
网络上风传的梁孟松辞呈中,提到了中芯国际目前的先进工艺制程进展程度,包括“28nm, 14nm,12nm,及n+1等技术均已进入规模量产,7nm技术的开发也已经完成,明年四月就可以马上进入风险量产。
5nm和3nm的最关键、也是最艰钜的8大项技术也已经有序展开, 只待EUV光刻机的到来,就可以进入全面开发阶段。”
细究之下,这部分表述疑点颇多。12月4日,中芯国际在网络回答投资者提问时明确提到,目前量产的是两种工艺,一种是2019年四季度量产的第一代FinFET 14nm,另一种是第二代FinFET,但只是小规模量产。
结合2019年第四季度财报会议上,梁孟松透露的N+1会在2020年年底量产,可以判定第二代FinFET即为N+1,它是14nm的工艺升级版,即14nm+,相当于12nm。14nm真正的迭代版本应该是10nm。
也就是说,n+1和12nm其实是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但网络流传的辞呈,却将二者当成两种工艺对待,这是明显的矛盾点。
另外,辞呈中提到的7nm是第二大疑点。在晶圆代工厂,7nm接近DUV光刻机极限,为节省成本,一般有多个版本,以台积电为例:第一代和第二代7nm采用DUV光刻机,符合梁孟松说的不需要EUV光刻机的说法,第三代才采用EUV光刻机。实力逊于台积电的中芯国际,不可能一步跨完7nm的所有台阶。
第三大疑点是,在7nm的高阶版本也就是EUV版尚未展开研发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开展同是EUV版的5nm、3nm工艺制程研发?而且5nm和3nm是两代工艺,很难在设备不到位的情况下展开研发。
此外,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角度来说,辞呈中提及的工艺研发进展都属于重大敏感信息,以梁孟松的职务级别,不可能在辞呈中详细提及,更不可能将内容泄露到网络,否则有违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则。
从种种疑点看,这封辞呈假托的可能比较大。当然,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类似的“地震”在中芯国际早已不是新闻。
02 20年3次人事大地震
中芯国际自2000年成立以来,跌跌撞撞走过20年,经历了3次人事大地震,使得这家寄托了中国半导体产业希望的领头羊企业,显得颇为狼狈,也招来外界不少争议的声音。
20年前,被誉为华人世界半导体产业第三号人物、美籍华人张汝京,因为机缘巧合,在上海张江创办了“中芯国际”。
他的目标是把中芯国际打造为具备行业话语权的公司,大白话说就是成为台积电那样的标杆企业,一消胸中块垒。当时,因创办的世大积电被悄悄作价50亿美元卖给台积电,张汝京愤然辞职。
在张汝京(上图)的带领下,中芯国际一路高歌猛进,到2009年杀入全球晶圆代工企业前3名,和第一名的台积电,在工艺制程上最接近时仅相差两年。中芯国际接下来只需猛踩一脚油门,就可能赶上台积电。但遗憾的是,中芯国际翻车了——台积电起诉其侵权。
2009年11月3日,美国加州地方联邦法院判决中芯国际败诉。11月7日,经过紧张谈判,中芯国际和台积电达成和解:中芯国际分4年向台积电赔偿2亿美元现金,同时向台积电支付8%股权,外加2%的认股权。
经济上的损失只是其次,最重大的损失是,创始人张汝京将因此离开中芯国际。接受媒体采访时,张汝京无奈地说:“我尽力了,官司的事让我精疲力竭,对(辞职)这个结果我也感到很失望。”
两年之后的2011年6月29日,中芯国际召开股东大会,股东投票选举董事。公司唯一的执行董事王宁国(下图)意外落选,而投下关键反对票的是大股东大唐电信。
此时,公司董事长江上舟刚刚去世,唯一的执行董事出局,意味着中芯国际的控制权争夺战正式打响。
大唐电信的打算是,将王宁国踢出董事会后,再许下3倍年薪补偿的条件,让其辞去CEO职务,然后扶持杨士宁取代王宁国,从而控制公司。王宁国予以拒绝。
随后中芯国际董事会召开紧急会议,商讨王宁国去留事宜,经过激烈争吵,推出一个折衷方案:王宁国保留CEO职务,空缺的执行董事职务由江上舟生前安排的原华虹集团董事长张文义代任。
但纷争并未就此停息,公司内部分裂成“挺杨派”和“挺王派”,双方在网络相互交锋。
最终“挺王派”使出大杀器,曝光一份杨士宁涉嫌逃税的内部审计文件。但出乎“挺王派”意料的是,这份文件牵出了中芯国际为众多外籍高管避税的内幕,为此,身为CEO的王宁国不得不引咎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