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头”“打针”修剪 多种手段“亮剑”
合肥各级园林绿化部门多措并举 治理杨柳飞絮难题
“杨花飞白雪,枝袅绿烟斜。”每年四五月份,杨柳树陆续进入盛花期,漫天飘飞的杨柳絮虽看似唯美,却给不少市民带来不适与烦恼,还易引发火灾。
近日,合肥市各级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积极行动,加大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将飞絮影响降到最低。
4月8日,记者走访半岛公园、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地,发现多座公园已现零星飘絮飞舞。
在公园一角,记者看到园林工作人员正拿着水枪给柳树“洗头”。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年此时,飘絮问题就成了我们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我们正采用水枪喷淋等方式来减少飞絮影响。”
晚上10时,新站高新区利用高压水枪开始给杨树集体“洗头”。针对泗水路、新蚌埠路等重点路段,市政绿化管养中心在夜间车流低谷期对树冠密集喷淋,将未脱落的飞絮提前冲刷至地面,白天再配合洗扫车进行“吸尘式”清理。此外,该区还对树龄较大、枝条密集的杨树实施“外科手术式”修剪,剪除内膛枝、病弱枝以减少开花量。
据了解,当前,合肥市各园林绿化主管部门正以喷淋降絮、合理修剪等多种手段向杨絮污染“亮剑”。截至6日,合肥市城区已出动1141人次防治人员,240辆喷淋车辆,对269处道路和公园进行喷淋,涉及65634株树木,并修剪树木23541株。
除了日常防治方式,部分区域还尝试给树木注入了抑制剂。
新站高新区今年引入“树干注射抑制剂”,技术人员在杨树胸径处钻孔注入药剂,通过干扰植物激素抑制花芽形成,全区已对400余棵重点区域雌株完成注射。“这就像给杨树做了‘绝育手术’,既保生态又减污染。”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无独有偶,高新区在去年开展了相关试点工作,采用“絮缘”“絮控”等药物抑制飞絮现象。前者能防止杨、柳树开花、飞絮及结果,一般在临近花芽分化时或花芽分化初期使用,今年使用,明年见效。“去年4月底,我们在部分柳树树干上试点,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今年将继续使用,预计明年能减少80%至90%的飞絮产生。”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而后者可防止柳树、杨树、悬铃木等出现飞絮乱飞的情况,使用时需按比例稀释后利用高压水枪喷施于杨柳飞絮及其周围枝叶部位。该药物对柳树、杨树、悬铃木等的飞絮具有强烈絮凝作用,使用后能有效控制飞絮乱飞现象。“这种方式对环境友好,降解快,无毒无害,今年飞絮季我们将继续使用。”工作人员介绍。(庄文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