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螺,赛肥鹅” 清明正是吃螺蛳的好时节 不过,要提醒大家 螺蛳的卫生安全不能忽视 一不小心就可能陷入 感染寄生虫的危险 严重者还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在政务区一家菜市场的水产品摊位上,堆满了个大肉肥的螺蛳,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挑选。
“小的一斤5块,大的10块8块,平均每天卖几十斤。” 经营户何莉雪介绍,如今市场上卖的都是本地青壳螺蛳。虽然螺蛳一年四季都有,但经过了数月寒冬的蛰伏,清明前后的螺蛳壳薄、肉肥、泥沙少,口感最佳。
螺蛳不仅是一道佳肴美味,在营养方面也不逊色。螺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食材,同时还富含维生素E,特别是钙、镁、锌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极为丰富。
然而,就在清明前后,水中的寄生虫活跃起来,为食用螺蛳增添了一丝潜在的风险。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张文胜提醒,市民一般吃的中华田螺,寄生虫相对会少一点,但是福寿螺,如果没有煮熟的话,极易引起食源性广州管圆线虫病,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脑膜炎,严重者还可致痴呆、死亡。
不光是寄生虫的问题,螺蛳和一些海产品如果没有煮熟,还会出现细菌性的食物中毒。
    螺蛳一定要煮熟、煮透 所以要想吃得卫生又健康,下面这四步千万不能马虎。
一、挑选螺蛳,大有讲究。
一闻:闻到有腥臭味说明螺蛳已经死了,不可食用;
二看:如果螺蛳在水中浮起,螺口处的盖子深凹进去,说明螺蛳是空壳或不新鲜,不**食用。
外壳光亮、颜色青、壳身薄的螺蛳通常比较新鲜。还可以用手指轻轻按压螺蛳的螺盖,如果有充足弹性,就说明比较新鲜,可以放心购买。其实,螺蛳不一定是个头越大越好,大家在购买时最好选择中等个头、大小均匀的螺蛳,这样烹饪时可以避免大螺蛳没熟透、小螺蛳却已经煮过头的情况。
二、螺蛳在食用前要浸水吐砂、清洗干净,确保除去所有的泥沙和潜在的寄生虫卵。螺蛳买回家后不要立即烹饪,最好在滴了香油的清水中养半天以上,定时更换浊水,让螺蛳吐净体内杂质,食用时才没有泥腥味。
三、要煮熟煮透,利用高温彻底杀死寄生虫,以防止其进入体内滋生,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关键的话要再强调三遍:煮熟!煮熟!煮熟!
四、最好只吃螺蛳的头部,尾部不要吃,因为尾部是螺蛳的腹腔,主要是肠子等内脏,且尾部的重金属含量较高。
这些人群不适合吃螺蛳
中医认为,螺蛳属于寒性食物,脾胃虚寒之人不应多吃,尤其是胃肠道不好或者消化不良的老人和小孩,应当少吃或不吃。要避免与冷饮冰水同食,否则易诱发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而感冒期间、女性月经期及妇女产后也不适宜吃螺蛳。肝病、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患者也应避免食用田螺,田螺可能携带对这些人群健康有风险的微生物。
|